戈壁翠玉映初心 盐湖新生绘华章 ——茫崖翡翠湖的生态蝶变与文旅振兴之路
戈壁翠玉映初心 盐湖新生绘华章
——茫崖翡翠湖的生态蝶变与文旅振兴之路
在柴达木盆地的茫茫戈壁中,一处名为翡翠湖的秘境悄然绽放。这片镶嵌在昆仑山与阿尔金山之间的人工盐湖,历经数十年的时光雕琢,从昔日的盐湖采坑蜕变为享誉全国的“天空之境”,不仅见证了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协同发展,更成为丝路驿站茫崖激活文旅动能、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翡翠湖坐落于尕斯湖东部边缘,距茫崖行委花土沟镇西南侧23公里处,总面积约26平方公里。作为硫酸镁亚型盐湖,其底部厚达5至9.68米的石盐层,蕴藏着丰富的锂、钾肥、芒硝等宝贵资源。上世纪末,这里还是盐湖开采的核心区域,一排排采坑在戈壁上留下了工业印记。随着开采技术的升级和生态保护理念的深入,钾肥工人们数十年如一日地开展盐湖生态养护工作,构建了一套科学完善的生态修复体系。通过安装智能水质监测设备,实时追踪卤水的矿物质浓度、pH值等关键指标,根据监测数据精准调控采补平衡,避免卤水过度开采或浓度失衡;采用分区轮采模式,对开采后的盐坑进行人工修整,平整坑底地形并铺设防渗层,防止卤水渗漏破坏周边土壤环境;在景区周边种植沙棘、梭梭等耐旱固沙植物,构建生态缓冲带,有效遏制戈壁风沙对盐湖的侵蚀。正是这些精细化的养护措施,让原本杂乱的采坑逐渐形成了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盐池群。高浓度卤水因矿物质含量不同,呈现出从翠绿到湛蓝的渐变色彩,风平浪静时,湖面如镜面倒映天地,与戈壁风光相映成趣,“翡翠湖”的美名由此传遍网络。
近年来,针对网络上游客关注的交通可达性、配套服务不完善等问题,茫崖市精准施策推进文旅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修建了连接市区与景区的旅游专线公路,开通旅游摆渡车,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难题;在景区内设置生态观景台、环保卫生间、游客服务中心等设施,配备专业讲解员为游客讲述盐湖的历史与生态故事。同时,通过官方新媒体平台发布景区实时信息、生态保护知识和旅游攻略,及时回应网友关切,澄清不实信息,让翡翠湖的网络口碑持续攀升。在此基础上,当地深度挖掘文化资源,打造了多个特色文旅融合项目。推出“丝路盐湖研学之旅”,组织学生和游客参观钾肥生产车间,了解盐湖资源开发的历史与现代技术,邀请老工人开展“戈壁奋斗故事会”,传承工业文明精神;结合茫崖“火星驿站”的独特定位,打造“星际盐湖”主题摄影基地,设置火星地貌模拟景观与盐湖倒影景观相结合的拍摄点,吸引了大量摄影爱好者和自媒体博主前来创作,相关话题在社交平台的阅读量累计突破5亿次;开发盐湖特色文创产品,将盐晶加工成工艺品,以丝路文化、盐湖生态为主题设计明信片、纪念徽章等,带动当地手工艺品产业发展。
生态保护与文旅发展的良性互动,为当地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数据显示,随着翡翠湖知名度的提升,茫崖市年接待游客量从五年前的不足10万人次增长至如今的80余万人次,旅游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逐年提高。周边牧民纷纷转型从事民宿经营、特色餐饮、旅游运输等行业,昔日依靠放牧为生的家庭,如今吃上了“旅游饭”。花土沟镇村民马占祥便是受益者之一,他经营的民宿年均收入超过20万元,“以前守着戈壁发愁,现在游客络绎不绝,日子越过越有奔头。”还有村民成立了民族风情表演队,在景区内展示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的歌舞、马术等传统技艺,既丰富了游客的体验,也让民族文化得到了传承与传播。
如今的翡翠湖,不仅是生态修复的典范,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这里既延续着汉使张骞出使西域时留下的丝路记忆,也承载着现代钾肥工人的奋斗精神,更融合了茫崖作为“火星驿站”的独特魅力。下一步,茫崖市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翡翠湖景区提质升级,打造盐湖生态旅游品牌,同时深度挖掘丝路文化、工业文化资源,推动文旅融合向纵深发展,让这片戈壁翠玉持续绽放光彩,为西部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相关阅读
商业培训杰出导师风采录:专访陈文杰
陈文杰导师——商业浪潮中的领航者,创业地图的绘制者(中国晨报:特约记者 王彬)跨界领袖,多元身份的融合者在商海的浩瀚星空中,陈文杰导师以他独有的光芒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作为华
王崇训先生秋日力作——《秋山拾趣》诗四首
杂草八月草长九月黄自古人走茶就凉年年草枯草又绿管它春短与秋长酸枣常忆野陌馨芳香酸枣花开绽金黄喜逢几场及时雨小脸长就俏模样颗颗鲜亮笑秋风粒粒光润映斜阳但等来日果熟
“上海北美学校 | 友好交流会”主题沙龙活动圆满举办
6月6日,上海北美学校成功举办了一场主题为 “上海北美学校友好交流会”的沙龙活动。此次活动汇聚了来自政府、科学、教育、金融等多个领域的精英人士,围绕教育的话题,
从热爱出发,让善也造物绽放非遗光彩
从热爱出发,让善也造物绽放非遗光彩2025年8月24日在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浪潮中,总有一些人凭借满腔热爱与坚定信念,为古老技艺注入新的生命力。善也造物品牌创始人夏紫菡,便是
王安石与苏东坡:两湖治理映照千年治世智慧
(记者:洪斌)在中国历史的长卷中,北宋是一个思想活跃、文化璀璨的时代,王安石与苏东坡恰如两颗明珠,以不同的方式照亮了历史的天空。一位在东钱湖畔挥洒汗水,一位在西湖之滨吟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