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那位向灾区捐款四次的乞丐,如今怎样了?人生因此改变
我国是世界上最团结的一个国家,这种团结在国家出现重大灾难时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在这次疫情面前,全国人民从上到下都响应国家号召,自愿待在家里,不再出门聚餐。不仅如此,国内还出现了很多感人的事迹,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自愿支援武汉,很多人纷纷捐款捐物资,还有很多普通市民去抗疫一线当志愿者等,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心力,就连一些小朋友也捐出了自己所有的零花钱。从这些点滴事迹就可以看出中国的凝聚力有多么强大。
我国人民的团结不仅体现在这次疫情中,包括在此之前发生的灾难中也可以感受得到。比如在汶川地震的时候,全国人民再次团结一心,帮助四川渡过了灾难。当时全国人民都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除了支援灾区的救援队和志愿者以外,全国人民纷纷为灾区人民捐款,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其中有一个人的捐款最为特殊,他捐的钱虽然不多,但情义却最重,这个人是谁呢?
在2008年的5月12日,下午两点30分的时候,四川省汶川县突然发生了特大级地震,不过短短几分钟,无数房屋轰然崩塌,很多民众被掩埋在废墟之下,而得以逃生的人们也失去了自己的家园。看着眼前噩梦般的一切,有些人跪在地上崩溃大哭,有些人则到处寻找自己的亲人。这场灾难狠狠地给了所有灾区人民的身心一次重击,让他们尝遍了人间苦楚。
在地震发生以后,全国各地的救援队立刻出发,前往四川支援灾区。还有人报名当志愿者前去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一时间,整个中国都动了起来,以各种捐款捐物的方式尽力帮助灾区,真正做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重大灾难面前,全中国人民的心都凝聚在了一起,共同抗灾。在抗灾的过程中,国内也出现了很多感人事迹,其中有一个身患残疾的乞丐,艰难地走到捐款箱面前,将一叠皱巴巴的钱捐给了灾区人民,这一幕感动了无数中国人。
这个乞丐名叫龚忠诚,他出生于河南驻马店市新蔡县的一个小山村里,家里非常贫穷。在他一岁时,全身高烧不退,却因耽误救治,而患上了小儿麻痹症,最终导致双腿残疾,只能靠双手支撑地面走路。更加不幸的是,在龚忠诚6岁时,他母亲就因病去世了,家里只靠父亲一人在苦苦支撑着。后来为了谋生,他父亲决定去外地打工,但又不放心他在家,于是便让他随行。就这样,龚忠诚和父亲来到了广东省打工。
龚忠诚知道父亲赚钱不易,他不愿自己成为父亲的负担,便决定外出乞讨来减轻父亲的负担。就这样,小小年纪的龚忠诚忍受着外人异样的眼光,走街串巷地乞讨着。他每天都会把乞讨来的钱交给父亲,让他寄回老家供妹妹读书,而自己和父亲却始终过着一贫如洗的生活。不过龚忠诚很乐观,他觉得只要能帮助家里就很幸福了。
在汶川地震发生以后,龚忠诚曾先后四次向灾区捐款,捐款金额一共185元,这些钱都是他艰难乞讨得来的,因为他认为灾区人民比自己更加困难和更加需要这笔钱,他的行为也得到了父亲的支持。有一次,龚忠诚捐款的行为恰好被一个路人看到,并拍摄下来传到了网上,在网络上掀起了一场热议,人人都称赞他的爱心之举,并称他为“义丐”。
此时的龚忠诚并不知道自己在网络上出了名,他还在到处乞讨,直到广州市志愿者找到他,并说明情况时,他才知道自己的行为得到了赞扬。不过龚忠诚并没有表现出很高兴,他认为自己只是在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而已。他的这种不求回报的态度更是令人们赞赏不已,大家都想要帮助他,于是广东黄振龙凉茶公司的领导决定将一间凉茶铺的经营权授权给他们父子,让他们父子的生活能有所保障。
如今12年过去了,龚忠诚父子依然在经营着这家凉茶铺,虽然收入不多,但却足够保障他们一家人的生活了。龚忠诚也不再需要出去乞讨,对此他非常地感激,便更加用心帮助别人,希望将社会给予他的帮助传递给更多的人。
相关阅读
爱佑青少年志愿者:用琴声传递公益的力量
作为爱佑青少年志愿者小队长,瑀霄与其他志愿者共同策划了一场公益市集活动。在担任讲解员的活动中,他与一位正在读大学的志愿者做搭档,看到比自己年长许多的哥哥也在做志愿讲解员,他更加坚定了自己投
资助育人||化学化工学院开展2024年“诚信受助 感恩励志”宣讲活动
会上,翟成辉老师希望同学们在社会和国家资助政策的温暖关怀下,能够积极进取、奋发图强,努力成长成才,理解和体会资助体系的深远意义。活动过程中,部分学生分享了自己受助后在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励志成长
曲靖市麒麟区:锦东社区助老互帮扶 冬日送暖入心房
大家围坐火炉边,一边分享烤好的美食,一边聆听锦东社区独生子女父母互帮队团长杨老师普及健康养生知识,并当场示范身体常用关节和部位正确的活动姿势。社工团与互帮队的老师共同为老人们发放暖身贴和
茶淀街留园里社区妇联:“巾帼志愿者”在行动
在招募过程中,社区妇联工作人员向周边居民群众讲解志愿精神。通过社区志愿活动能提高社区居民对女性志愿者工作的认识和支持,为志愿者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实现价值的平台。”留园里社区妇联又开展了
浙江大学贫困生获得资助后全球旅游引热议:助学金的初衷是雪中送炭还是锦上添花
我们不妨深入思考,根据浙江省学生资助对象认定办法,资助对象是指那些连基本学习生活支出都难以满足的学生。 这起事件,不仅仅是一段争议的插曲,更是我们共同的反思: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需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