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开“银行”,又办“超市”,江海慈善服务“新”意满满!
近日,江海区首个“益+空间”公益慈善服务综合体正式启用,同步揭牌江海区慈善超市、江南街道桥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及邻里食堂。这是江南街道发展社区慈善事业的又一重要抓手,也是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一项有力举措。
聚焦五社联动
打造“益+空间”公益慈善服务平台
早上9点钟,桥南社区养老服务站不少老年人正坐在一起聊天、喝茶,不时传来阵阵笑声,气氛十分融洽。“每天到这喝喝茶聊聊天特别开心,中午正好就在这吃午饭了,既方便还便宜。现在给我们老年人提供这么好的服务,真是太满意了。”今年62岁的李爷爷,退休之后几乎天天呆在家里看报纸、看电视,自从有了养老服务站,他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针对桥南社区周边老年人较的情况,江南街道投入15万元将原来的双百社工服务点升级改造为总面积235平方米的“益+空间”,以桥南居家养老服务站为中心,整合居家养老服务站、儿童之家、社会工作服务站等功能,打造“1+7+N”社区善治模式,搭建起养老、儿童、慈善“三位一体”的民政服务综合体。凭借优质贴心的服务,如今,每天都有许老人来这里休闲娱乐,这里成了社区老年人的新型俱乐部,真正实现食、娱、养、护一站式养老。
创新慈善活动机制
让融融善意可感可信
去年,江南街道以新中社区为试点,创新设立了“幸福+”爱心银行,打造了一个“存储爱心,支取帮助”的志愿服务平台。科学打造慈善行为量化认定标准,将慈善参与主体的实际贡献转化为相应分值,增强公众对自身和他人慈善行为的认知评价,同时上架积分兑换商城,真正让“好人有好报”可感知、可转换、可持续。推行以来,共收到了超100人次的积分捐赠,捐赠的积分超过总积分70%以上。
今年,江南街道将“积分银行”这一概念运用到桥南居家养老服务站,吸引了一批热衷公益的热心人士、企业和单位参与其中,目前,志愿服务团队涵盖了党员、群众、单位职工、退休人员等。“积分可以兑换各种生活物品和服务,形成了‘以服务换积分,用积分换服务’的双向循环,更加激励我们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从‘要我参与’变成‘我要参与’。”养老服务站相关负责人表示。
同时,在线下以慈善超市为基点,构筑“15分钟慈善圈”,根据辖区人口密度和慈善需求人口分布,精准布局“慈善综合体+社区服务中心+社工站”的三级慈善服务阵地,通过双百社工上门统计需求和派发物资,以“物资+服务”模式,解决困难家庭的实际需求,真正把慈善做到老百姓的 家门口。今年累计探访关爱上门服务576人次,全年电话探访服务次数1868人次,实现困难长者“微心愿”160个。
链接方资源
提高困难群众的幸福感
江南街道协同第三人民医院、天辅安中医馆、天健社工综合服务中心、晨光社工等机构,提供日间照料、助餐配餐、医疗保健、康复护理、文化娱乐、志愿服务、老年课堂、咨询预约等八大类服务,让家门口的养老设施“可望”又“可及”。“我家就在这附近,走几步路就到了,我每天来做艾灸、测血压,和朋友们聊聊天,生活过得非常充实,非常好。”桥南社区居民叶奶奶说。
此外,江南街道还与辖区11家餐饮企业以社会化助餐模式打造“邻里餐桌”项目,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免服务费、免茶位费、指定优惠菜式等就餐优惠。组建了首支骑手送餐志愿服务队,发动两新党组织、爱心企业募集善款,以爱心结对帮扶的方式,为有助餐需求的9名困难长者送上温暖饭菜,并为246名长者办理了用餐卡,2024年至今,提供餐膳服务约11000人次,提供送餐上门服务约3500餐次。
来源:江南街道(通讯员/陈伟杰)
相关阅读
从平凡到非凡:李志琦的二十年志愿之路
多年来,他充分发挥行业优势组建壮大队伍、用心培育品牌标杆项目、创新拓宽服务形式,不断提高志愿服务示范性和影响力,让志愿服务理念“医”路生花,芬芳前行。 李志琦说:“充分发挥医务志愿者的自身优
威宁消防“蓝焰黔行”消防志愿服务队开展国际志愿者日服务活动
下一步,威宁自治县消防救援大队“蓝焰黔行”消防志愿服务队将持续加强辖区内的消防安全宣传服务工作,营造“全民消防、生命至上”的良好氛围,为辖区居民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为构建安全“防
慈善讲义第62节:慈善工作者的职业操守——忠诚
在职场和社会生活中,忠诚是一个人获得信任、倚重的重要品德,也是责任意识的具体表现。所以,忠诚是信任的根本和必要前提,是责任担当的必要和根本前提。没有忠诚,就不会有信任;而没有信任,就不会有责任
资助育人||化学化工学院开展2024年“诚信受助 感恩励志”宣讲活动
会上,翟成辉老师希望同学们在社会和国家资助政策的温暖关怀下,能够积极进取、奋发图强,努力成长成才,理解和体会资助体系的深远意义。活动过程中,部分学生分享了自己受助后在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励志成长
后续!矿大校长回应吴幽未兑现1100万捐款:能调解成功也可以!
吴幽介绍了捐款的整个过程,他表示在校友介绍下才认识了母校基金会的成员,然后学校提出能否回馈母校的想法,经过双方商议,达成了一致,而对于捐款的金额,基金会给出的方案是,10年5000万元,吴幽觉得金额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