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阴法院:护航蜜桃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晨报山东讯(特约记者李久彪 通讯员王家秒)山东省蒙阴县被誉为“中国蜜桃之都”和“中国桃乡”,蜜桃种植面积71万亩,年产量达22亿斤,均居全国县区首位。近年来,蒙阴县人民法院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通过“前端服务、中端防控、末端保障”三端融合的司法服务模式,全面优化蜜桃产业产供销全链条司法保障,为乡村振兴注入法治活力。
前端织网 司法服务贴近果农
蒙阴法院注重从源头防范法律风险,持续开展“爱我桃乡,助力果农”行动。十年来,法院每年向果农发放《致果农公开信》,系统梳理果品交易中的常见法律风险,提示果农核实对方身份、完善交易单据、采取担保措施等重要内容。针对果农使用“欠条”不规范导致维权难的问题,法院专门设计推广“格式欠条”文本,组织干警深入42个村、19处交易市场开展专项指导,从源头防范纠纷。为打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法院联合邮政公司,依托乡镇邮政网点设立11处“法邮服务站”,提供诉状模板、法律咨询、立案指导等服务,累计提供诉讼服务430次。在蜜桃主产乡镇设立“巡回审判日”,开展田间地头巡回审判32次,有效化解农忙与诉讼时间冲突。同时,积极参与县域电商和物流发展规划制定,通过座谈会、专题讲座提升电商从业者风险防控能力,为“云端桃市”提供司法保障。
中端防控 多元解纷高效务实
蒙阴法院推动行业调解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在果业大镇建立“蜜桃协会”“仓储行业调解委员会”等14个行业调解组织,推行“行业纠纷行家调”。法院与辖区19个基层部门和平台对接,实现信息共享、力量共聚,2024年累计调处涉农纠纷268件。在旧寨、岱崮、垛庄三个蜜桃主产乡镇设立“蜜桃产业巡回法庭”,打造“5公里便民服务圈”,共化解涉蜜桃纠纷128件,为桃农追回欠款142万元。一个典型案例生动体现了司法温度:蜜桃收购商赵某拖欠150户桃农货款总计40万元,多年未结。今年6月,桃农们陆续诉至旧寨法庭。法官刘洋在调解无望时发现赵某因高速公路修建获得15万元补偿款,立即采取保全措施冻结该款。经多方联合调解,最终促成赵某一次性支付25万元,一揽子化解纠纷,桃农多年愁心事得以彻底解决。
末端保障 源头治理促进发展
蒙阴法院注重通过司法建议参与社会治理,从源头上规范市场秩序。法院联合交通、果业等部门加强对果品销售、物流运输行业的准入资格审查,建立诚信档案,实施监督管理。推广旧寨乡莲汪崖蜜桃交易市场经验,规范经营行为,倡导现金结算,从根本上杜绝欠款问题。配合相关部门深化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模式,推动全县1000余家合作社转型升级,消除产业发展各环节拖欠隐患。今年以来,法院向行业主管部门发出司法建议,推动完善相关制度规定,涉果品纠纷案件同比下降三成,大量果农“血汗钱”在诉前得到兑付,实现“一条司法建议全县果农受益”的良好效果。同时,法院高效办理涉农纠纷,与公安建立查人找物扣车协作机制,切实解决果农“头心事”。
“三端融合”的司法服务模式,不仅为蜜桃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更探索出一条司法护航乡村振兴的“蒙阴路径”。下一步,蒙阴县人民法院将立足县域实际,践行为民宗旨,让“北纬35度甜”的蒙阴蜜桃真正成为农民的“甜蜜引擎”。
责任编辑:李久彪
相关阅读
富川脐橙入沪受青睐 产销对接签约总额8000万元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12月20日,2024年“桂字号”农产品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产销对接(上海)活动在上海举行。当天,产销方和采购商展开洽谈,并举行了富川脐橙等农副产品
《杨妈妈园区管理品牌升级,打造新质生产力园区》
在上海的创业圈,有一位被创业者们亲切称为“杨妈妈”的传奇人物——杨秋萍女士。虽已届七十,但她却充满年轻人的灵动和朝气,用一颗炽热的“妈妈心”,为创业者们打造了一片梦
从咖啡执念到资本青睐:邦德咖啡创始人的差异化破局之路
8月8日在邦德咖啡馆一周年庆典暨品牌战略发布会上,创始人旺旺集团总经理蔡旺庭,向在场嘉宾分享着一个关于咖啡、执念与商业创新的故事。就在这场庆典前,邦德咖啡刚刚完成数千万
祝贺|循晋唐宗法扬翰墨风韵——书坛名家卢中南携詹广泉师生楷书作品联展开幕
△原总政部副主任童世平上将为展览题字由上海市书法家协会楷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词书画研究会共同主办,上海静安区海上书画院承办的《循晋唐宗法 扬翰墨风韵——书坛名家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