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讲义第61节:慈善工作者的职业操守——责任
文 / 果老
作为一个具有独立民事能力的人,责任意识是其自身必备的一种自觉意识和基本素质,属于道德范畴,也是社会现象。责任意识在许多情境下是客观的,而非完全由主观意愿所决定。例如,某人对自己可能并不喜欢的工作或事务,基于工作或职务责任,而必须加以承担并认真履职,且在内心并无任何怨言。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理性的精神品格。责任意识对个人和社会都非常必要,因为人们在与社会、家庭和他人相处时,都需要有这种清楚的责任意识和责任担当。也就是说,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工作责任、社会责任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独立民事能力的基本要求,是一个人真正做到自立自强自主并承担相应责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具体能力表现,也是一个人思想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扮演不同角色,承担不同责任和义务,对社会负责、对工作负责,同时也对家庭负责,对他人负责,对自己负责。这几个方面往往是一体的、密不可分的。有责任心的人即是有担当的人,不会推卸责任,不会委过于人,不因事情太大而劳心费神或过小而不值一提便加以推脱,而是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完成任务,并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所有连带责任。这是个人品质的重要内容,是个人职业能力或基本素质的一种表现形式,甚至是一个人能否获得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般而言,责任心较强的人通常更值得家庭、他人和社会的信赖,他们会尽最大努力完成任务并承担相应责任,无论他个人对此事的观点和认知如何。这有助于个人在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并为未来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人们各自承担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就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稳定、和睦、正向的社会秩序,在具体工作或生活中,既做到任务清楚、责任分明,又可以互相理解、协同互助,保证工作的顺利完成,维护工作关系和家庭关系的健康状态。
如前所述,在家庭、单位和许多场合,一个人是否具有一定的责任感,是观察和断定此人是否具备担当意识和处世能力的标志。事实上,责任担当也是慈善职业操守的重要保障和终极体现。责任担当源自于慈善工作者对慈善事业的热爱、对困难群众的同情、对岗位职责的恪守,责任意识和坚守是对慈善事业取得应有社会效益的基础或底线。假如没有责任担当,慈善的任何事情也无法达成。因此,慈善从业者必须承担对捐赠者、受益者、媒体、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各种责任和义务,确保慈善资金的安全、有效、合法使用,给捐赠者一个交代,给政府、媒体和社会各界一个交代。慈善工作者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担负起历史赋予的责任和义务,不断造福于困难群众和社会公益,推动慈善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和繁荣。
相关阅读
西安市心连心志愿者协会急救培训助力会宁县会师镇人民政府
本次活动由西安市心连心志愿者协会院前急救支队主讲导师魏文强老师率队,为镇政府工作人员带来了专业且系统的急救知识与技能讲解。这也是协会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推广急救知识的重要体现,未来协会将
点亮“共融之光”佛山助残在行动
12月3日国际残疾人日,让我们通过禅城石湾康园的“陶文化+就业”路径、南海“天使妈妈”陈燕梅的教育守护、顺德曾家乐的公益创业、高明“老友同行”志愿队的助残行动,以及三水“金牌社工”伍韵晴的
西王庄镇民主小学举办“书香润童年 阅读向未来”农村留守儿童阅读分享活动
11月30日,枣庄市市中区西王庄镇民主小学在民村农家书屋举办“书香润童年 阅读向未来”农村留守儿童阅读分享活动。 通过此次活动,解决了农村留守儿童周末假期无人看管问题,让远在他乡打工的父母无后
护理学院举办 “助力健康行·服务暖人心” 志愿活动
为培养现代学子的社会服务意识,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护理学院于12月1日在济南卫生服务圣泰诊所举办“助力健康行,服务暖人心”志愿活动
黔西市举行“12·5”国际志愿者日示范活动
图为志愿者代表发言。观看了文化文艺志愿者带来的小品《经营有道》、舞蹈《辉煌的中国》等文艺节目,其间穿插了志愿服务和文明培育知识抢答,积极引导市民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弘扬文明新风和志愿服务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