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丨进入冬季,请查收这份冬季献血小常识~
天气渐冷
又到了起床靠勇气,洗澡靠毅力的季节
许多人觉得天冷出门都困难
更别说去献血了
因为冬天一到
随着冷空气而来的
是对冬日献血的各种流言蜚语
但是,冬天表示不背锅!
冬天献血会更冷?
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冬季不适合献血,因为献血之后人体的体温会下降导致“更怕冷”,事实果真如此吗?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人体是如何产热的。其实,机体热量的产生跟细胞代谢有关,能产热的不是血液,而是肌肉和肝脏。血液并不产热,而是人体的“运输大队长”,一方面能大量吸收体内产生的热,另一方面能将肌肉和肝脏产生的热运输到体表进行散发,主要的产热器官是内脏和骨骼肌。
因此,在寒冷的冬季,要想提升御寒能力,一是要通过运动使肌肉活动起来,使血液循环加快,从而产生热量;二是科学的营养膳食,通过肝脏代谢后能为全身提供足够的热量。怕冷的原因在于产热<散热,所以把衣服穿厚点才是正经事儿!
实际上,无偿献血每次献血量为200~400毫升,只占成年人总血量的5%~10%,这是经过医学论证的合适量。献出的血液通过机体调节很快就会得到恢复、补充,使血容量很快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不会“伤元气”,更不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冬季献血后会怕冷”的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冬天献血会“伤元气”?
有人说,血液是人体的精华,不能轻易献血,一旦献血就会“元气大伤”。这一说法完全没有任何依据。 但事实上,人体的血液具有一定的自我更新能力,而且人体的调节机能能够迅速补充失去的血液,所以献血后并不会造成人体血虚,更不会伤元气。
献血200-400ml
失去的水分和无机物:1-2小时补充到位;
血浆蛋白质:1-2天补充到位;
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7-10天补充到位。
所以说,无论是哪个季节献血,都完全在身体能够承受的范围内,不会引起不适,更不会造成人体血虚,伤元气,大家可以放心大胆的去献血啦!
冬季献血
除了献血前常规注意事项外
还有两点需要注意的
小编告诉你
天冷了,献血千万不要忽略这两件事
01
饮一杯热水
首先
冬季温度的降低必然导致血管收缩
而天冷人们活动量减少
这就增加了寻找血管的难度
因此
献血前要想办法扩张血管
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献血
献血者可以饮上一杯热水以促进血液循环
或者轻轻拍打肘部使血管充盈
02
穿宽松衣服
其次,献血当天
还应该穿上宽松、容易脱的衣服
方便献血
献血后,除了常规注意事项外
一定注意不要着凉,避免感冒
寒冬里燃起火把
这个冬天便充满了暖意
而你的一次善举
就如这火把一样
给素不相识的人们留下一片暖意
驱走无助的孤寂
在寒冷的冬日里,感谢每一位热血英雄伸出手臂为一个个素不相识的患者送上一份份生命的“礼物”。这个寒冬,会因为有你们而变得更加温暖!
来源:扬州市中心血站
审核:朱 瑾
审稿:丁 云 王鹤丽
发布:袁霄云
相关阅读
喜讯!青华师生“资助宣传作品”衡阳获奖
此次全省学生资助“百千万”系列宣传活动,衡阳市开启了“百名校长谈资助”征文活动,该活动为校长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教育理念、分享资助经验的平台。文章阐述了学校在资助工作中的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成
“生命之光 青春育苗”科普讲解进社区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圆满举办
一位参与活动的志愿者表示:“这次科普活动非常有意义,不仅让小朋友们学到了很多生物知识,我个人也在备课试讲的过程中拓展了对于水生生物的知识,提高了授课技能。此次水生动植物科普志愿服务活动的成
华鑫证券“鑫善”乡村振兴慈善信托成立:创新模式 推动社会慈善有效落地
第1984期 11月8日,在浦东新区第二十三届“慈善公益联合捐”启动暨首单慈善信托成立仪式上,由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苏州市爱心达人公益慈善基金会作为委托人,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陆家嘴国际信托
他20年每天捐款7万,晚年得老年痴呆,遭数次对簿公堂晚景凄惨
1991年,李春平带着这笔惊人的财富回到祖国,他有无数的感慨积压在心上,却又无言,似乎远渡重洋了一回使他变得缄默,也变得更为孤独。 自打回国过了一段奢侈生活后,李春平的名声开始在富豪圈子里传开,但他
“爱心传递·服务万家”多元志愿服务慈善宣传活动
社区居民可前往慈善募捐专区,向社区慈善基金捐献一元起,即可获得本次活动提供的艾灸体验、问诊开方、磨刀、理发及手工制作等服务。王阿姨对本次活动感到十分满意,认为这些服务不仅方便了社区居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