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机构虚假宣传背后的捐款陷阱,家长必读!
@嘉定宝爸宝妈,请注意!市场上存在部分培训机构未经严格审核,误导学生参加捐款活动的情况,可能对学生及其家庭造成经济损失和心理困扰。
案情简介
近期,嘉定区市场监管局接到市民举报,称在区内一培训机构参加某基金会品牌项目献爱心活动,支付了200元费用,认为该培训机构在开展上述活动时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经核查,该培训机构向学生家长宣传“小朋友被该学校推荐选送为某基金会品牌项目公益形象代言人,参加代言的小朋友需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捐赠200元费用,帮助许多病床上的儿童以及有困难的儿童,并由某基金会颁发爱心证书以及获得义工志愿服务时长”等内容,但该培训机构所收取的200元并非是善款。某基金会与该培训学校并无合作关系,也没有授权该培训学校以某基金会的名义开展活动,没有授权当事人颁发爱心证书。
法律分析
当事人未获得某基金会的授权,借该基金会公益活动的名义,误导家长支付200元捐赠费用,实际上该费用并未用于捐赠的宣传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的规定。嘉定区市场监管局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
温馨提示
1.认准正规渠道:捐款前,确认募捐组织是否具有正规募捐资格,可通过全国慈善信息公开平台(如“慈善中国”网站)查询其公开募捐资格、活动备案及受捐银行账户等信息。避免将资金转入个人账户。
2.核实信息:对捐款活动的真实性进行核实,包括查看募捐组织的背景、运营方式、资金去向等。警惕那些夸大其词、情感渲染过度的募捐信息。
3.保持警惕:对于突然出现的募捐请求,尤其是那些通过社交媒体、短信等非官方渠道传播的,要保持高度警惕。不轻信来历不明的募捐信息,不随意点击链接或提供个人信息。
4.理性思考:捐款前,要深思熟虑,避免冲动捐款。了解捐款的具体用途和可能的实际效果,确保捐款真正用于需要帮助的人群。
编辑:张戴怡
相关阅读
博物馆里的老年大学——伪满皇宫博物院银龄志愿活动圆满开展
12月12日上午,长春绿园区老年大学摄影班的18名银龄志愿者,怀揣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好奇,走进伪满皇宫博物院,开启了一场意蕴深远、别开生面的历史文化之旅。 活动伊始,博物院志愿者负责人张聪为他们讲述
植树添绿 西藏林芝森林消防开展志愿服务
袁勇彬 摄 图为森林消防队员正在进行扶苗填坑作业。袁勇彬 摄 图为森林消防队员正在进行浇水作业。袁勇彬 摄讲解了灭火器材日常如何部署、如何操作和维护注意事项,确保出现火情时能够快速启用。(
甘谷县疾控中心完成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活动和学校结核病筛查工作
结核病是一种传染性强、治疗时间长、疫情高发的呼吸道传染病,是我国重点控制的重大传染病之一。为有效防范全县学校结核病疫情的发生,防止重大疫情流行,确保师生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按照甘肃省卫健委
【新时代文明实践】昌都市中心血站赴江达县开展无偿献血宣传及政策讲解活动
按照昌都市卫生健康委统一安排部署,11月15日,昌都市中心血站站长向巴曲西前往江达县开展无偿献血宣传及政策讲解活动,活动由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刘玉水主持。各级各部门要共同促进全县无偿献血事业
新田:健康义诊进社区 志愿服务暖人心
今日永州讯(新田融媒记者 何珣 通讯员 唐人杰)11月8日,新田县龙泉街道映月社区联合县人民医院开展“健康义诊进社区”活动,将优质便利的医疗服务带到社区群众身边,普及健康知识,帮助群众树立正确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