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访谈 商界 公益 科创 文旅 财经

文明播种人|程丽:传承非遗竹编文化,引领扶残助残新风尚

2024-11-16 15:01:54 来源:新民晚报
分享: 微信 微博

作为中国工人运动的发源地之一,上海普陀素有“赤色沪西”的美誉。如何传承发掘好辖区内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让沪西文脉更好地焕发出时代的新颜?

普陀区文明办推出了文明“星”引领计划,招募先进典型、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教育工作者、社区达人等,成为“文明播种人”。

第五期节目邀请到的嘉宾是,发起“艺助行”非遗助残公益项目,助力残障人士更好融入社会的非遗竹丝编传承人、CCTV全国创业榜样公益奖获得者程丽。

在道光同治年间,四川崇州府(今成都崇州市)人张国正学习总结崇州民间竹编艺术的基础上,将竹篾划成细竹丝,再选用瓷器、漆器来作为底胎,让竹丝依附在底胎上——这就是瓷胎竹编的前身,有胎竹丝编。

程丽出生在“竹编之乡”四川,从小耳濡目染,对竹编这一传统技艺有了深厚的理解。怀着对竹编的热爱,来上海打工的她辞去工作,成立自己的竹编工作室,也就是现在的“佛肚轩”竹文化创作中心。

201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程丽接触到残障人士这个特殊的群体,心里突然升起了“技艺助人成长,艺术疗愈心灵”的念头。从那一年开始,她发起了“艺助行”非遗助残公益项目——帮助更多残障人士掌握非遗竹丝这门居家就业增收的技能。程丽以艺术为载体,恪守“艺术无碍,一路同行”的初心之志,将非遗、助残的创新模式进行融合。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培训了超300名残障人士,帮助他们通过非遗技艺实现就业,提高了残障人士融入非遗文化传承的参与度和共享度。

同时,程丽致力于推动非遗竹丝编文化进入社区和学校。一方面,坚持把建立“文化自信”放在首位,助力社区居民以传统技艺为纽带,开展非遗进社区活动,为达到项目价值最大化,所涉及范围包括但不限于非遗文化讲座、传播非遗传承知识、“DIY动手做”、传承历史、传承传播实践区域等方面的活动,培训和指导优秀学员将竹编技艺与其他艺术形式或现代科技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竹编产品,满足现代人的审美和实用需求。另一方面,将竹编文化纳入学校文化活动,通过开设竹编课程、举办竹编文化科普等方式,启蒙更多的学生接触竹编文化,了解竹编工艺的历史源流,从古代到现代的演变过程,以及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功能和艺术价值。

程丽发出号召

我是文明播种人程丽,让我们一起学习竹编工艺、体验竹编魅力,把非遗竹编文化传承好、发扬好;也希望通过“艺助行”非遗助残公益项目,让更多残障人士掌握非遗竹编技艺,获得更加自立、自为和自信的人生。

资料:普陀区文明办

本文内容转载自:新民晚报,原标题《文明播种人|程丽:传承非遗竹编文化,引领扶残助残新风尚》,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阅读

暖心!免费磨剪子磨刀,志愿者刘意把便民服务送到家门口

为了给辖区居民提供方便、优质、实惠的服务,11月15日下午,在石家庄裕华区金马二社区内,一场别开生面的志愿服务活动正在悄然进行。 石家庄一家人志愿者刘意在这里免费为社区居民磨剪子磨刀,看似一场

来源:新民晚报

援疆又援青,他用青春书写育人故事——记雨花台区支教老师李修平

他毫无保留地将“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理念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分享给数学组的同事们,并鼓励大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与创新,为大通县第四完全小学的数学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这不仅

来源:新民晚报

甘肃大剧院圆满开展“爱心筑梦 艺彩飞扬”研学支教助学活动

近期,由甘肃大剧院策划组织的“爱心筑梦 艺彩飞扬”研学支教助学活动走进东乡县凤凰村小学,圆满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研学。该活动通过艺术普及、乐器体验、舞蹈形体和手工美术课、学习教学用

来源:新民晚报

潍坊高新区第二届慈善公益创投大赛举办

希望通过这个公益项目,增进辖区老年人对阿尔茨海默症的认识和了解,及时发现潜在的患者……”近日,潍坊高新区举办第二届慈善公益创投大赛,以期发掘、宣传一批深受社区居民欢迎、具有一定影响力和专业

来源:新民晚报

县红十字“守望夕阳”服务队开展第256次志愿服务活动

今年12月5日是第39个“国际志愿者日”,为了响应大连市红十字会关于2024年“国际志愿者日”活动的倡议,12月1日下午,长海县红十字“守望夕阳”服务队组织志愿者来到大长山岛镇养老中心开展尊老爱老

来源:新民晚报

融媒体

联系方式

人民之声
不良信息及侵权反馈邮箱:
KCMEDIA@ALIYUN.COM
认证联盟:创宇信用 百度企业
数据合作:阿里云 华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