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官渡区这位党员志愿者义务喂海鸥十年
...
每天早上7点,昆明市官渡区王官社区党员志愿者张利云都会来到位于环湖东路旁的王官湿地喂海鸥,随着他一声声“哦……哦”的呼喊,成群结队的海鸥便会跟随在他的身后,从进入湿地的小道上一直来到滇池边,像是迎接久违的老友。
初冬时节的王官湿地,滇池边的水杉林在冷空气的轻拂下有油画般的色彩,在冬日温润的阳光下照射下愈加色彩斑斓。成群结队的海鸥来到这里栖息,享受冬日的暖阳。在湿地与滇池相交处,一座廊桥深入滇池水面,这里是不少市民打卡滇池西山和落日的热门打卡点,也是喂海鸥的好去处。张利云一边吆喝,一边把鸥粮撒了出去,成群的红嘴鸥来到廊桥附近“会餐”,原本平静的水面一下子热闹起来。
张利云说道:“红嘴鸥和我早已是朋友了,哪怕我不出声,看到我的身影出现,它们就会成群地跟着我来到滇池边。从2014年到现在我一直都在坚持喂海鸥,每年10月底它们就会来到滇池边,一直会持续到3月底,从最早自己掏钱买鸥粮,到后来政府专门为我们发放鸥粮。我义务喂海鸥十年了,现在和这些小精灵们有了深厚的感情,每天见不到他们心里就空落落的。”
每年观鸥季,张利云每天都会起得很早,和志愿者们一起带上鸥粮,来到王官湿地公园投喂红嘴鸥后再回去工作。“每年冬天,我们的老朋友红嘴鸥从那么远的地方来,我就住在附近,必须把它们招呼好。”王官湿地公园的红嘴鸥最初只有几十只,如今一整片沙滩上都是。
张利云把自己喂红嘴鸥的视频上传到短视频平台,呼吁市民文明观鸥,善待海鸥,不少市民受到他的感染也自发加入到了喂红嘴鸥的队伍中来。而王官社区也拉起一支红嘴鸥义务监督队,长期的投喂让义务监督员与红嘴鸥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只要监督员一出现,红嘴鸥就会盘旋在他们周围,与义务监督员们亲密互动。张利云表示“红嘴鸥上午觅食比较积极,根据大家的工作安排,我们都会在早上投喂,其他时间我们会宣传文明观鸥、喂鸥的知识,呼吁大家善待我们的老朋友。”
“我从小在滇池边长大,海鸥每年都会来到这里过冬,说明我们这里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看着自己的家乡越来越好,我发自内心的高兴。”如今王官湿地早已成了市民游客观鸥的热门“打卡点”,这里除了成群结队的红嘴鸥,还有大片的沙滩,被网友戏称为“小三亚”,而当这样的风景遇上绝美落日和晚霞更是美不胜收。
全媒体记者:张颖
通讯员:郭武辉 王正鹏
编辑:汤维
审核:伏立群
二审:陈唯一
终审:彭德光
相关阅读
“热血”铸警魂 建始公安献血屋内传爱心
云上恩施报道(建始通联记者 谢苗苗 通讯员肖亚玲)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展现公安交警队伍良好的社会形象和责任感,11月29日,建始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民辅警组织开展“无偿献血
市公积金中心开展“垃圾分类齐参与,人人动手美家园”志愿活动
为积极响应生态文明环保号召,不断增强市民群众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助力提高城市垃圾分类准确率与资源回收利用率。11月29日,市公积金中心精心组织开展以“垃圾分类齐参与,人人动手美家园”为主题的
“双争”有我丨温情共传递 志愿暖人心
还特意嘱咐他们有困难可以及时向社区反映,社区也会尽最大力量帮助他们。 此次慰问活动,充分体现了党委政府对困难群体的真切关怀,用实际行动把政府的温暖送到最需要关爱的困难群体手中,鼓励他们以积
慈善,让綦城更有温度!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慈善事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发挥慈善在民政领域的协同增效作用,积极链接各类社会慈善资源,争取更多公益资金和项目,持续提升慈善帮扶成效,为推动公益慈善事
昌平区首家“志愿者之家”揭牌 将覆盖回天地区11.9万名志愿者
人民网北京12月6日电 (记者董兆瑞)12月6日下午,在第39个国际志愿者日到来之际,“微笑北京——志青春昌未来”国际志愿者日主题活动暨昌平区首家志愿者之家揭牌仪式在霍营街道文化活动中心举行。 “